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现实和深远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教学与文化传播能力,围绕“培养出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有国学素养的文化传播者,有较强文字功底的文字工作者”这一培养目标,我院特邀殷雷老师莅临讲座,为大家解读国学的内涵与外延。
讲座内容
殷雷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所作的诗,强调闲暇之余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随后,殷雷老师向同学们阐述新六艺教学体系所蕴含强大的课程开发能力在当代教学中的广大应用前景。殷雷老师提出需要将国学与国艺相区分,他指出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学习经书上的内容,同时还要强健体魄,实现礼、乐、射、书、数,“六艺”全方面发展。
紧接着,殷雷老师从社会风气、人文科学、政治商业、人才培养等多个视角解读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传统儒家经典,阐述他所认为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教育。
对于如何进行文学诵读,殷雷老师主张五法并举,使经典文学潜移默化地浸润我们的心灵,实现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讲座最后,殷雷老师明确了师资培养的行业标准和途径,使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院长发言
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再阳进行总结讲话。陈院长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主讲人的讲座内容,除了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四书五经为核心的经典教学体系在当代的实践以及怎么去读经典三个方面内容外,陈院长还做了补充。她指出,国学教育应当分为四个层次:
①健康教育层次,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学得养生知识,实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②道德教育层次,道德教育也可以称之为做人教育,我们从《四书》中学习如何做人,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感性教育层次,理性的儒家经典与感性的诗词曲赋不可偏废,做一个有温度的人,面对对“利”的过度追求与对“情”的无法把握,我们应将经典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用经典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在《道德经》、《易》等经典中收获大智慧、大格局。
最后,陈院长提出期望,希望同学们多多阅读,真正能做到先从读开始,最终悟出书中道理。

总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改造是传统文化得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掌握真才实学,了解适应当代社会的国学教育方法,成为一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有国学素养的文化传播者。

文稿: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
拍照: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