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用龟甲占卜?古人通过什么来感知时间?为什么我们的历法要设闰?节气与节日的关系是什么?”种种问题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为加深同学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同学们笃学慎思,语言文化学院特邀姚渊老师做《六合八荒入我心:传统节日背后的宇宙时空体系》主题讲座。 
整场讲座从混沌初开、建中立极、天圆地方、阴阳成岁、众星拱极、四人四隅、天人岁时七个方面展开论述我国传统节日背后的宇宙时空体系。 古人感知时间全凭太阳的东升西落,后来发展为依靠立杆和日晷来感知时间的变化,使得对于时间的感知更加的精确和立体。 一年分为四季,四季各有各的意味。春为复活、青春之意。秋为衰朽,思归。冬为报偿,混沌。夏季大概也有热情似火奔放之意。 阴阳是时间,八卦就是时象的结合。老子云:“人法地,地法,道法自然。”古人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将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规律类比到人体,年岁有阴阳,四季有阴阳,节气有阴阳,朔望有阴阳,日时有阴阳,昼夜也分阴阳。姚渊老师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时序的阴阳属性。 经过此次讲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笃学慎思,自觉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刻内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稿: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 拍照: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