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以来,我院继续贯彻“4+4+1”辩论模式,扎实基础,创新厚土。延续大一新生打好基础、大二学生积极巩固、大三学生提升内涵的辩论训练战略,进一步改进辩论训练工作机制,在党总支的领导下,辅导员、党建中心、辩论小组三方合力,促成我院辩论训练工作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PART 01.拓展创新训练模式
大一辩论训练模式的创新点分别是学生进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学生讲述了一个三分钟的故事、学院辩协进班指导。从内容上提高学生参与辩论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形式上为辩论实战打好坚实基础,创造浓郁的辩论创新氛围。经过集中动员、专业指导和学生的初步训练,学生对辩论有了一定的了解,精当的创新设置中重视细节,树立目标,为辩论训练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二的创新辩论训练模式着重于组织管理方面,提出“骨干引领示范”、“递进框架训练”、“合作共赢原则”等基本要求,并对“4+4+1模式”进行解读,通过介绍校-院-班的考核形式,对大二学生积极动员,端正学生辩论态度。辅导员定期召开辩论小组长研讨会、辩论助理研讨会,集思广益。带领辩论助理将各个小组的具体计划、开展过程的问题一一列举并给予针对性意见。并每周挑选每组辩论最消极的同学召开反思会,保证辩论训练质量。
大三创新辩论训练的方式是小组对抗,其制度是积分制。小组内自由搭配,每次出4人,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抗,由辅导员+两位辩论助理进行评定,获胜一方积一分,学期结束前各小组需积满3分,未达成积分的小组将在14-15周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增加了相对完善的保障措施:
1.建立好辩论台账。
2.多支队伍联动抓辩论质量。
3.完善辩论训练路径图。
4.与两位辅导员助理开辩论破题会,保证能对每一场辩论提出可优化建议。
22级专升本新生的模式创新根据对专升本新生特点的研究和分析,解决思想不重视、去形式化等瓶颈问题,采取课程化培训模式进行实践。课程化培训模式以理论培训+实践实战相结合进行开展。其具体意义在于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搜索信息与整合资源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更具思辨性的目标,希望学生从中得以成长。
PART 02突出督察广度深度精确度
1.拓展督察广度
党建中心辩论督察队本月就我院3个年级16个班级50个辩论训练小组共开展的175次辩论训练进行流动式检查。经查,参与辩论训练的学生出勤率达到98.12%,辅导员及辩论助理跟训171次,出勤率达98.86%。
2.挖掘督察深度
党建中心辩论督察队联合辩论助理专业力量并邀请辅导员老师共同开展深入式检查,抽取的小组涉及各个班级,具有广泛代表性。经过深入式检查的持续推进,党建中心辩论督察队联合专业力量不断深挖督察深度,找出同学们辩论训练当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给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全院学生辩论水平提升。
3.提升督察精确度
在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党建中心辩论督察队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学院相关负责领导老师和辅导员的沟通机制,当督察中发现个别问题,经党建中心辩论督察队汇总后及时反映,形成了个性化解决方案,精准处理辩论训练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本月,辩论训练情况在以下方面有一定改善:
1. 每个小组能够流畅地走完整个辩论流程,过程中辩论礼仪到位,对辩位职责有充分了解。
2.人员到场及时,辩论态度积极。
3.辩论成员声音清晰洪亮,表述清晰。
4.自由辩论环节每个组员自动轮流发言,没有出现冷场的现象。
5.部分主席的主席词可以脱稿,计时准确。
6. 辩论的攻辩环节时较为流畅。基本依照手卡和材料读稿。


文稿: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
拍照: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