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总结大会
2023年1月6日(周五)下午13:00,语言文化学院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总结大会,学院全体教职工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出席会议,院长陈再阳主持。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王春晓、日语专业主任张丽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任兼大学语文教研部主任于美娟、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连洁先后就本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反思了存在的不足。


本学期面对疫情,但专业建设的步伐未曾停滞。
汉语言文学专业继续努力完善“国学”品牌,顺利举行了中华传统礼乐传习馆开馆仪式;在学院大力支持下与嘉定区朱桥学校等五所中小学签订了教育见习基地协议,聘请了这五所学校的校长担任该专业的行业导师,基本上解决了下学期学生教育见习问题。汉语文学专业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专业讲座和专业教学技能竞赛。
日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活力课堂课程,3名教师参加学院教学交流赛。师生均收获了许多成果,涉及论文发表、产学研项目的结题或顺利推进,多次参加了在线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学生在各类校级甚至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等等。在国际交流方面,日语专业也有了重大突破,启动了九州公立大学学生一年短期交流项目,开展了大四毕业生免试直升武藏野大学硕士项目的选拔。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日语专业还在期末完成了专业评估,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今后将在评估专家提出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设,争取在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
大学英语教学部在顺利完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为全校开设了考研英语辅导班;组织了2022年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协同国际交流处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参加了雅思考试监考;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为以后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大学英语教学部还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扩大科研产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多成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如既往地严谨和认真,论文抽检工作顺利完成。大学语文的日常教学和期末考试都顺利开展。这一切的收获和成绩都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学生口郭书记和辅导员们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院长助理张文庭详细总结了本学期的科研与实习实训工作。他指出,实习实训方面,在学院领导与老师们的努力下,我院中华礼乐传习馆顺利开馆,汉语言文学专业聘任了5位行业导师,并与五所嘉定中小学签定了实践基地协议;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日语专业举办了各项比赛。科研方面,我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我院教师本学期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9篇省级普刊(E级),5篇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文学创作类D级);与外校教师合著教材1部;2项上海市产学研项目结项,1项上海市产学研项目在研,1项上海市优青项目在研,1项上海市民师项目在研。我院有在建上海市重点课程1门,2门获批校第七批活力课堂建设,3门活力课堂通过常态化考核。最后,学院鼓励各部门组建科研团队,鼓励年轻教师申请访学项目,攻读博士学位,在下一阶段将争取举办论文写作和发表相关讲座,帮助老师们不断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相信无论在科研成果、职称,还是在学历提升方面,不久后的语言文化学院定会更上一层楼。
副院长孙超简要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管理工作。在学生培养方面,尽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但能随时接任,动态调整,关注因疫情影响未返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按要求及时完成了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各类学科竞赛的开展;因材施教,服务全校。在师资培育方面,语言文化学院也不曾懈怠,一手抓教学竞赛,一手抓课程建设,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本学期,学院各个部门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逐渐扩大,他们积极参与活力课堂和教学技能比赛,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积极担任校内各类辅导活动的指导老师,并积极参与了各类校本特色工作。她还强调了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文档问题的不足,指出要时刻保有问题意识,要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做细。总体来说,学院的教学工作越来越规范,在内涵建设方面也更进了一步,对学生与教师的培育不曾停下脚步,下个学期也将保持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持续性。

党总支书记郭阿诺详细总结了本学期我院的学生管理和党务工作。她指出,在党务工作方面,党员发展工作顺利进行;随着二十大的召开,学院迅速地掀起了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的热潮,力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作为服务型党组织,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在实践中弘扬了社会主义精神,服务全校,服务社会。在学生管理方面,为避开疫情开放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我校响应上海市教委的号召,从12月12日起改为线上教学。面对社会疫情的复杂形势,辅导员们一对一动员学生离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减轻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压力,学生的离校工作受到了市教委及学校领导的高度认可,成为上海高校中学生最早离校完毕的院校,辅导员们将继续时刻关心着离校学生的疫情感染情况。这波疫情来势汹汹,在防控方面我们依旧在摸索当中尽快适应,不管是陈再阳院长对学院工作的坚强领导,还是同事们对学生工作的支持,都让人备受鼓舞,坚定了信心,充满了斗志。康复过后,一切都在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相信下学期,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最后,院长陈再阳作总结讲话。她指出,2022年是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完美甚至令人疲惫不堪的一年,乌俄战争爆发,重庆发生火灾,四川甘孜泸定县发生地震,东航失事,更可怕的是新冠疫情,一直像一张大网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令人感到窒息,但在中国文化的基因中,我们有着“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流淌着团结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因此,我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漫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坷,在逆境中奋发,在挫折中成长。大到国家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行,金航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中国女篮勇夺世界杯亚军,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小到语言文化学院本学期取得了突破性的工作进展,有了很大创新。语言文化学院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中华礼乐传习馆,并成功地举办了上海市一流专业和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陪育成果的展览和开馆仪式,取得了学校党政监和校务委员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称赞,学院的知名度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语言文化学院开展了第一届院内教学技能交流赛;语院的专业评估团队成员在生病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完成了两个专业的评估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我院成功签下了五个传统文化实习实践基地,并与第六所学校取得了沟通;在个人方面,我院教师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学期有4位老师申报了高级职称,19位教师在科研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教学院长孙超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取得了惊人的科研成果,科研积分达到了29.5,位居榜首。我院的学生管理团队在艰难时期辛苦付出,任劳任怨,始终屹立在第一线守护着学生们。
语言文化学院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名声鹊起的天华品牌、高瞻远瞩的董事会领导、英明的学校党政监领导团队这坚强的后盾。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刻苦奉献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管理人员无声的付出,它们是是语言文化学院上下一心,敬业、负责、高效,孜孜不倦的奋斗成果,一定会被学校和学院所铭记。
陈再阳院长还指出,这一年中我院的成绩可圈可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不断地反思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集思广益,进一步优化。在考核和奖励措施方面,我院将对甘于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加大奖励力度,绝不让因为管理耽误科研而降低他们的收入;对于懒政惰政、
服从领导的教职员工,将开展诫勉谈话,考核降级甚至劝退处理,严格落实多劳多得、靠自己的奋斗获得回报的工作原则。
会议最后,陈再阳院长再次对全体教职工这一学期饱满的工作状态和不懈的付出表示了感谢,对全体人员送出了新年的美好祝福。她也提出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工在学期末做好教学档案工作,做好学生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让这个学期圆满收尾。陈再阳院长还语重心长地叮嘱全体同仁要利用这个假期放缓脚步,养好身体,通过假期的休整,下个学期整装出发,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的工作当中,一起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