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非遗传承风筝节圆满落幕
发布人:学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191

春天,百花齐放、姹紫嫣红,适宜陶醉自然久不离。

春天,芳香四溢、流水泠泠,适宜游园玩耍久不尽。

春天,万物复苏、勃勃生机,适宜风筝翱翔久不停。



伴随着春的脚步缓缓而来,同学们是否有在闲适的午后品茶览群书,又是否在千里江绿之中忘我陶醉呢?

风筝又称纸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存在2000多年之久,衍生出了独有的中国风筝文化。

为了弘扬传统非遗文化,在同学们心中播种保护与传承中国非遗文化的种子,培养语院学子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现代与传统审美的结合能力,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在校园内举办语院“非遗传承风筝节”活动。娱乐之余,也勿忘仰观世间至美——千里江南的阵阵春意。



本次风筝节活动由同学们自主报名。418日下午1630分于礼乐传习馆开展了亲手制作风筝的活动。让参与者集中自主制作风筝,并设计图案纹样。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在空白的风筝上认真书画,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同学们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的天地,也在此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同学们的风筝于419日下午1630分在大操场飞上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轻轻摇曳于蓝天之上,与苍鹰平肩,载着大家的期许又或是梦想飘荡在碧草蓝天之间。

风筝游,黄花未落,碧树苍天乘自由,千家灯火望不尽,看遍江南烟雨,怎知风行处,人迹熙攘十息,群燕从南至,飘乎然青天一舟。

本次活动以同学们亲自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形式开展,旨在通过在亲手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过程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其美好与亲切。同时又能锻炼学子体魄、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供稿: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

拍照: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