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因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故简称“五一节”。五一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同时,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和知识分子纷纷走向街市,举行游行、集会。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向劳动者致敬
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总结百年来广大团员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建立功勋的光荣历程,号召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语言文化学院自始至终坚持贯彻落实号召,以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服务精神,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校内弘扬劳动精神
为突出学院特色,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广大学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院在校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如疫情期间开展的学生返校安全防疫志愿者服务活动、生态文明志愿者、毕业生宿舍清理服务等,着力打造良好校风,用实际行动致敬劳动者。

校外志愿行动实践
我院同时在校外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联合嘉定区徐行镇本学期开展了五项志愿服务,如“全民阅读 书香社区”徐行镇世界读书日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志愿同行 感恩有你”志愿者反哺主题活动、“谨防诈骗宣传教育”宣讲活动等。此外,语言文化学院第二党支部成立了先锋志愿服务队,与朱桥小学达成合作共建,开展了特色晚托班志愿服务项目。同学们用自己的青春之力去践行劳动精神,以志愿活动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致敬所有平凡中的伟大
梦想的花朵,只有以劳动浇灌才能绚丽地绽放;劳动者们以任何形式付出的辛苦,都值得肯定和尊重。
在很多人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各个角落,都有无数个辛勤劳动的身影。他们用双肩扛起责任,用汗水致敬职责,用良心回馈社会,用努力装点世界。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他们工作的岗位各有千秋。教师、医生、警察、环卫工人……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奉献,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和肯定。是他们,用劳动,托起了中国梦!
文稿: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
拍照:语言文化学院党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