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院优秀学生代表——聂正梁
发布人:语言文化 发布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506

CET-4


10~11学年冯水康二等奖学金

CET-6

11~12学年综合一等奖学金

TEM-4

12~13学年上海市奖学金

上海市计算机一级

12~13学年校三好学生

普通话二级甲等

个人事迹:

高中三年,一路起起伏伏。相信每个高中生,都曾对大学生活满怀期待吧,每个人都在无数的试卷和资料中一点点勾勒大学的蓝图。我也曾踌躇满志,向往走进一所著名学府。无奈在高考的战场上,枝节横生,加上本来就起伏不定的状态,最终和期待的学校失之交臂。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填报了心仪的学校,信心满满地憧憬着大学生活,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在浑浑噩噩中过完了高中最后一个暑假。

说实话,来到天华学院以后,其实是失望的。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名气不响,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感受到大学校园的氛围。学校位置偏僻,周边设施不全……如果要说不足,确实可以找出不少。但如果一味沉浸在不满的情绪中,是无法融入周边的环境的。不如换一个角度:学校远离城市的喧嚣,有助于专心学业;学校建成不久,教室、宿舍几乎都是全新的,现代化设备齐全……这么一想,瞬间豁然开朗。同时,我也很感谢天华为我提供了一个“容身之所”,在经历过失意的高考后还能有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

怀着失意又期待的心情,我开始了大一的学习生活。开学的第一次班会,我便自告奋勇竞选学习委员一职,一方面是想为班级同学更好地服务,另一方面则是想借此机会督促自己在学业上精益求精,为班级同学做好表率。带着同学们的信任和期许,我走马上任,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记得学校复印费用较高,每次有需要复印的资料,我都利用周末跑到市区为大家复印,再拎着厚厚的一叠资料一间间寝室往下发。虽然辛苦,我却甘之如饴。

对外汉语系是一个纪律严明,有条不紊的集体。记得入校第二天,系主任就召集全系同学召开了一次正式的动员大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汉优良的学风学纪,虽然全系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成立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在全校却是享有盛誉,屡获殊荣。当时觉得非常幸运,能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成长。大一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主要就是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我积极投入每天的早自习、晚自习,虽然有人会觉得过于死板,但却非常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没有浪费宝贵的自习时间,认真完成作业或是自主学习,在一点一点的自我充实中消除失落感。既来之,则安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天华学子成为了我的目标。渐渐地,我成了早上最早到达教室学习,晚上最后离开教室的人。我的勤奋也得到了回报,第一学期绩点名列班级第一,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迷茫和失意之感开始渐渐消除,我变得更加积极和努力,大一下学期的四级高分通过,期末考试绩点继续提升,继续保持班级第一。

奋斗的大一为我的大学生活开了一个好头,现在回想起来,唯一略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为学习放弃了一些班级活动,班级事务参与得也较少,因此和同学之间相处、交流的不够,造成了一些隔阂。其实,完全可以把活动当作学习之余的调剂品,既缓解长时间学习的压力,也锻炼了能力,可惜当时我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大二的生活围绕着各种考级考证展开,学习依然是主旋律。这一年,在学习之余,我开始注重和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期待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能有所改观——我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也有活跃的一面。经过努力,大家对我的印象也渐渐改观,我也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愉悦。学习方面,一点也没放松。尽管有保持成绩的压力,我还是迎难而上,成绩继续保持在高位,并获得了综合一等奖学金。同时,英语六级和专业英语四级也都以班级第一的成绩通过。

进入大三,课业比前两个学年轻松了一些,我利用空余的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虽然学生只能从事基础的兼职工作,但是这却是我迈向社会的一小步,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面都颇有收获。同时,我和同学的交往和交流也更加深入,很多人一扫大一时对我的印象,我也因此获得了“校三好学生”的荣誉,算是一个迟来的肯定吧。

大学,其实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学习固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人际交往也是必修课,如何平衡学习和个人活动也是一门学问,切勿只抓一头,被你忽略的那一方面,总归是要补回来的。

大四的生活已经过半,即将离开母校。心中除了感激,只剩说不尽的感谢。感谢母校成为我梦想起航的新起点,获得的荣誉无论大小,都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我继续奋斗的动力。“天华骄子”的殊荣为我四年的大学生涯划下了一个完满的句点,我将怀着感恩和期许,继续努力,为梦想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