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又到了十一月,恰恰好便是去年此时,我看到了老师发在班级群里的留学海报。虽说花了十五分钟向老师进行了一些提问,但毫无疑问地,在看到海报的第一眼我心中就做出了要去的决定。彼时距离新冠开放都还有一段时间,从准备材料时的兵荒马乱,到拿到签证时的欢欣雀跃,一切对我来说似乎都有些不真实感。只有落地福冈机场,脚踩到地的那一刹,我似乎才有了一种“啊,我真的到日本来留学了”的实感。而现在我来到日本已经7、8个月,甚至已经到了要准备回国的时候。蓦然回首,我越发感激彼时做出的决定,并意识到不管今后会不会再来到日本留学或工作,在九州共立大学的这一年都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别样的经历和宝贵的回忆。

其实一开始,我对于来日本后要学习经济经营学科相关的知识是有些发怵的。本身学习一门不是相当感兴趣的学科就是有难度的,更遑论用另一门语言来学。但关于这一点的担忧很快在开学后的一个月里烟消云散,课程的难度和语言的壁垒似乎也没有我想的那么难以跨越。尤其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韩国出身的李只香老师专门为留学生们开设的企业经营入门课,和前日本南极科考队队长、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小山内康人老师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生命与地球。前者一改我对经营学科的刻板印象,萌生了兴趣,后者则带我真正地打开了眼界。可能选课的幸运也是一部分因素,但不管如何,九共的老师们都用他们亲切温柔的话语和易懂有趣的授课,稳稳地接住了我初来乍到的不安。
在4月开始到7月的第一学期中,为了提前修得所需的学分,学习可以说是我留学的主旋律。而从八月开始,进入暑假,如何生活则成为了主命题。日本的暑假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这一个月里我尝试参加了当地的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尝试了钓鱼,还尝试了一个人旅行。就这样度过了充实精彩的暑假之后,因为第二学期课程较少我也将重心转移到了社交方面,参加了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和日本同学们的交谈,让我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不再流于表面,他们的生活和想法也成为了我经历的一部分。交流的意义或许或许就在于,不是单纯地交换信息,而是更多的好奇、感受和理解。
我真正地在留学的这半年多里体会到了什么是“好好地生活”。如何在异国他乡安顿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下厨给自己安排一顿好饭,充实学习忙碌一周之后的周末去哪里散步爬山,哪怕是学习的休息之余无意抬头看见的美丽天空、远远眺望层层叠叠的群山……这些都是组成我在北九州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北九州是一个小城市,远不及东京大阪繁华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份恰到好处的不便才带来了生活的实感。我想这就是我和世界、和生活重新建立的联结,也是这一趟旅途中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宝物。

文稿:柳昀清
拍照:柳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