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1 日下午,明华楼 416 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英语教学部门教研活动在此热烈开展。李瑞雪、薄萌萌、张耀庭、袁振、罗季美五位老师依次登台,围绕不同主题展开精彩汇报,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与教学的双重盛宴,有力推动了外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李瑞雪老师:U 校园 AI 版的应用与实践
李瑞雪老师率先登场,聚焦于“U 校园 AI 版的应用与实践”。她全面剖析了该平台功能,指出其能与班课管理、考核方案设置、交互式课件使用以及作业发布和题库管理等教学板块无缝对接,为教学提供强大助力。李老师着重强调,借助这些功能,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学习策略,精准开展学习分析。随后,她现场演示了 U 校园 AI 网页版的操作流程,并分享核心板块使用心得,让参会教师对平台操作有了清晰认知,对其教学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薄萌萌老师:iTest 的 AI 功能与教学赋能
薄萌萌老师紧随其后,带来“iTest 的 AI 功能与教学赋能” 主题分享。她详细介绍了 iTest 题库资源,着重推荐四六级题库及主观题测评功能,阐述 AI 技术如何助力教师从繁琐的翻译和作文批阅工作中解脱出来。薄老师还着重提及 AI 出题功能,这一创新工具为教师出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新选择,切实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教学效率,让教师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中,全方位优化教学质量。
张耀庭老师:语义学文献导读
张耀庭老师以“缺省 / 默认意义” 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语义学文献导读之旅。他围绕格莱斯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展开,细致拆解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差异,深入探讨语境在话语完整意义推导中的关键作用。张老师不仅回顾了后格莱斯时代的理论演进,涵盖 Sperber 和 Wilson 理论、Levinson 三原则等,还结合实例深度剖析默认语义学在话语意义分析中的应用优势,为参会者打开全新研究视野,激发大家对语言交际本质的深入思考。

袁振老师:科研妙招:论文下载及量化处理
袁振老师则化身科研引路人,以“科研妙招:论文下载及量化处理” 为主题,倾囊相授科研实用技巧。他首先梳理 EI 检索会议等关键学术资源获取路径,接着分享 Semantic Scholar、Research Rabbit、Connected Papers 等前沿工具在快速定位研究主题上的独特优势,详细拆解通过 Google Scholar 下载论文以及借助 Onescholar 浏览器插件甄别核心期刊的实操流程。袁老师还结合 “自我调节对二语写作成就的影响” 等具体案例,深入剖析量化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点,为参会者提供极具实操性的科研指导,助力大家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罗季美老师:将四级辅导与日常教学融合
罗季美老师聚焦“将四级辅导与日常教学融合” 主题,从学情分析破题,全面剖析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各维度,涵盖语音、词汇量、语法、听读写译能力等,以及成功意愿、努力程度等关键因素对教学成果的影响。她提出将四级辅导有机融入日常教学的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易懂方式讲解,无论是听读还是写译,都要精讲字、句、逻辑关联,通过听懂、复习、记忆等环节实现知识增量与能力提升。罗老师还分享四六级辅导课具体案例,为参会教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实践经验。

本次教研活动成果丰硕,不仅让参会人员对 AI 赋能教学工具有了全新认识,还领略了深厚理论造诣与实用科研技巧的魅力,更为英语教学注入新思路、新活力,为外语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大学英语专业主任薄萌萌最后总结发言。她深刻指出,AI 作为时代潮流,正全方位赋能教学与科研,显著提升效率,助力知识生产。她承诺,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将持续关注 AI 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为教师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教育教学创新进步。同时,她呼吁全体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积极适应时代需求,不断自我提升。

撰稿人:薄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