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重温红色记忆,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于2019年4月19日在上海市长宁区上海凝聚力博物馆及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进行了“承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红色系列活动之“实践青春”的红色之旅。参加人员为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学生会部分干事们。
上午十一点四十,干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东门集合乘坐班车前往参观的第一站,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途中,干事们热烈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充满了欢声笑语。下午一点半车辆抵达中山公园地铁站,干事们简单用餐后便开始了为期半天的参观学习。
参观的第一站是上海凝聚力博物馆,该馆反应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由街道推广到市再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历程,是上海市基层党建的展示窗口,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场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应运而生,主要介绍了“凝聚力工程”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是探索实践,主要介绍上海市一批居民区党总支基层党建示范群体;第三部分是深化拓展,主要介绍了“凝聚力工程”在21世纪之后对上海市基层党建的体制机制和组织设置以及方式方法创新上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为融合互动,大致介绍了“凝聚力工程”对引领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第五部分是“凝聚力工程在上海”,主要讲述了“凝聚力工程”对上海地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干事们认真浏览着展馆中的照片、实物,感受着党员干部们真心实意的想人民所想,为人民付出一切的真心,深受启发,更让干事们意识到为人民服务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来。

图1:干事们在上海凝聚力博物馆合影留念

图2:干事们在博物馆参观
大家结束了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的参观,在感动与震撼之余又怀揣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前往参观的第二站,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沿着七拐八弯的弄堂,我们找到了隐藏在弄堂深处的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走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先烈的浮雕,他们的事迹令我们动容。
在解说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同年10月党中央在上海创办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瞿秋白担任编委主任,该刊是土地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刊物之一。中央机关报刊是中国共产党主办并宣传党的主张的报刊,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干事们认真聆听着解说员的讲解,好像过电影般在脑海里回忆着那段历史。

图3:干事们在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合影留念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提高了干事们的思想觉悟,在回程的路上,干事们遇到了一位不会买票的男士,纷纷上前热心帮助他。对于党的思想的学习,不能只止步于口头上,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相信这次“探访红色基地”的团建活动过后,干事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发挥自己的能力,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致敬。

图4:干事们帮助一位男士